材料展示

南方玉雕厂:一个永不磨灭的传奇

时间: 2024-05-27 08:44:59 作者: 材料展示

  在广州玉雕史上,有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名字——南方玉雕工艺厂。它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故事,代表着一段璀璨的历史,一个几乎无可超越的巅峰。

  1954年秋天,广州的玉器生产户有362户,从业者407人,以小作坊生产方式为主,大都是给商业户加工,没几户是自产自销的,平均每户的资金不足2000元。大家都希冀国家能够从此太平安稳,民和时丰,“手作仔”凭手艺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1955年的下半年,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许多商铺都面临着搬迁与合并的命运。为减少行业震荡,政府规定,凡产品是特种工艺和有其独特点都应保留其独立的店铺,不宜集中生产。玉雕也列入了特种工艺范畴。因此,对大新东、大新西、长寿西、第十甫的玉器商,采取内并外不并的办法,即财务、业务合并起来,分别成立公私合营的广州工艺品出口公司珠石玉器第一、二、三、四商店。原来的招牌和营业地址不变,改为商店门市部,统一核算盈亏,统一组织货源。

  玉器行业的生存环境这时已起了急遽的变化:不加入合作社,基本上没有任何出路了。全市珠石玉器行业,1957年只剩下191户,但从业者有373人,户数比起三年前一下子就下降,但人数下降却不多,可见每户的规模比原先扩大了,合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大潮流。

  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时代。西区(今荔湾区)手工业联社成立广州市玉器行业合作化筹备委员会,组社工作,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先后组成莹光玉器生产合作社和璧光玉器供销生产合作社。莹光玉器合作社有社员100多人,起初以生产玉器光身碎件和花草类产品为主。

  1956年以前,玉器以外销为主,每年约有50~60万美元的销售额。许多华侨和港澳同胞回国,纷纷购买玉器,运往海外销售。甚至有人走私工业用的钻石回国,换购玉器出口。由于在海外有巨大的市场,因此玉雕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其发展前途,亦较很多民间工艺为乐观。

  广州玉雕的传统强项是首饰,摆件几乎是京、沪、苏、杭等地的专利。在计划经济年代,广州的翡翠玉石货源,大都是从北京、上海、天津、云南采购的,直接进口原料甚少,本地的原料也不多。

  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玉器有了一个循官方途径出口的管道,不再仅仅通过华侨、港澳同胞带出境了。当时北方许多摆件在运送到交易会摆展途中受损,只能委托广州的玉雕艺人替他们修补,渐渐激发起广州玉雕艺人开发摆件的热情。莹光社专门成立新产品小组,扩大厂房,开始生产薰炉、花瓶等摆件,后来发展为广州玉雕工艺厂。

  璧光玉器供销生产合作社则在1958年与宝丰供销社合并,改称璧光玉器生产合作社,有社员200多人,同样是以生产光身碎件和花草图案玉器为主,兼营其他。到1960年代,璧光合作社变身为广东玉雕工艺厂,产品扩展到人物、花鸟、炉瓶、鼻烟壶、蟹笼等玉器摆件。做摆件的工人,甚至比做饰件的还多了。

  1962年,为了更好的提高艺人的地位,保障他们的生活,政府提出了工艺美术行业评选艺人办法及安排艺人生产与生活的意见。为艺人定下了三个级别:

  一、精通专业技艺,继承专业优良传统,并有新创造,产品能体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精神,创作活动对发展工艺美术生产事业有所贡献,作品在国内负有盛名,累计艺龄在20年以上者,可评为一级艺人。

  二、熟悉本行技艺,有独立创作设计能力,掌握一专业生产技术,作品有特色,对生产发展有贡献,累计艺龄在15年以上者,可评为二级艺人。

  三、掌握专业技艺,有独立创作设计能力,作品有一定水平,创作活动对生产起积极推动作用,累计艺龄10年以上者,可评为三级艺人。

  一、精通专业技艺,继承专业优良传统,并有新创造,产品能体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精神,创作活动对发展工艺美术生产事业有所贡献,作品在国内负有盛名,累计艺龄在20年以上者,可评为一级艺人。

  二、熟悉本行技艺,有独立创作设计能力,掌握一专业生产技术,作品有特色,对生产发展有贡献,累计艺龄在15年以上者,可评为二级艺人。

  三、掌握专业技艺,有独立创作设计能力,作品有一定水平,创作活动对生产起积极推动作用,累计艺龄10年以上者,可评为三级艺人。

  对艺人工作、生活,亦做出相当详细的规定,凡一、二、三级艺人,一般不安排行政职务,尽可能安排在各级工艺美术行业的研究所(室),专职从事创作研究、试制新产品、技术辅导、传授技艺等工作。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艺人,每天上班时间不应超过六小时,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艺人,实行半工半休,可以在家生产,或派学徒上门学艺。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政府在这个意见中,把老艺人的生活待遇,提高到与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同等的程度。规定对老艺人的副食品供应,参照《关于对本省高级知识分子和一部分负责干部副食品供应办法的通知》执行。

  大家好像沐浴着温暖的春风,人人心情舒畅,干劲冲天,玉器行业呈逐年上升势头。1961年的产品产值只有区区4.56万元,到1965年猛升至22.95万元,成绩相当惊人,亦极之骄人。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一波三折。1966年爆发,一夜之间,翡翠、玉器、珠宝工艺品,被视作“封、资、修”的象征物,受到批判与横扫。传统题材都不能生存了,哪怕中性的题材也遭到否决,只能改为工农兵形象与样板戏题材。但这些题材在海外备受冷遇,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在仓库。

  由于国内已停止销售玉器,出口亦陷于停顿,玉器企业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红色艺术”当令,传统艺术靠边,不少工艺美术品厂、社,花自飘零水自流,仿佛被人们遗忘了、遗弃了。

  1968年,广州玉雕工艺厂、广东玉雕工艺厂、越秀装潢厂,合并成南方玉雕工艺厂。这是一个“关停并转”的信号。艺人们的创新积极性,大受挫折,觉得生产出口工艺品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除了老工人外,中青年工人纷纷要求改行转业。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民间工艺的兴废,与整个国家民族文化命脉的存亡绝续相比,似乎无足轻重,但却又如此紧密地相连着。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世界兴起了一股“中国热”。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轻工业代表时说:“外交发展了,外贸也要发展。手工业大有前途,应该把土特产、手工艺搞上去。”这个指示被迅速往下层层传达,奄奄一息的民间工艺,忽然出现一线转机,那些质朴的老艺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中央一声令下,全国闻风而动。在一片夜来风雨声中,广东省召开了全省工艺美术工作座谈会。与会者无不被一种强烈的焦虑、忧患气氛所感染,同时也为国家重振民间工艺的方针所鼓舞。大家一致认为,玉雕、牙雕、榄雕、木雕、墨鱼骨雕、漆器、玻璃刻画、乐器镶嵌等工艺美术人员慢慢的变少,已有失传的危险,必须立即采取比较有效的抢救措施。哪个地方的特种工艺,那个地方就要负责把它扶持起来。广东整个玉雕行业,同心协力发起一场自救运动,摸索走出谷底的道路。

  1972年,南方玉雕厂派人到信宜,以每吨价100元的价钱购买玉石,开始用本省的南方玉制作产品。9月3日,第二次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广东送了600多件(套)工艺美术品,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展,其中有一些南方玉的试制作品。这个展览会一直到1973年1月27日才闭幕,共接待国内观众80多万人次。

  南方玉在全国的展会上初次亮相,被北方的同行们嘲笑为:“大、粗、黑”,意思是作品块头够大,但质粗色黑,不见功夫,活像个猛张飞似的。

  为了改善人们的观感,设计人员和琢玉师们想尽一切办法,他们尝试在作品表面加上一些浮雕,使之显得纤细一点,但因为玉石本来颜色就较深沉,浮雕仍然被浓重的阴影所压抑,凸现不出来。人们又尝试把把浅浮雕改为高浮雕,强化视觉效果,但还是不明显。后来经过反复摸索,终于发现以通花取代浮雕,把南方玉作品的主体部分缕空,可以大幅度增加作品的剔透感,粗中有细,细中有工,淡化了粗大笨重的感觉。

  著名玉雕艺人吴公炎用南方玉雕出了精美的大型宫灯,就是采用通花技法,使作品在显得古色古香之余,也不失精细巧妙之感。此举对玉器业起了强有力的刺激作用。由吴公炎设计制作的八层“翡翠子母球”,也诞生于艰难起飞的1972年。

  197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工艺美术生产和出口》的文件,提出只要“不黄色、不反动、不丑恶”的工艺美术品,都可以组织生产和出口。南方玉雕厂把装潢钢模车间分了出来,另立广州装潢厂。这一年,由国家二轻部投资,对南方玉进行正式的开采。

  南方玉雕厂大多数老师傅的手艺都是家族传承的,一人进厂,全家进厂的情形很普遍。但从1970年代开始,大量新鲜血液进厂。1972年以后,每年都有上百名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南方玉雕厂。这时已开始有机械化和钻石工具,车间也安装了电风扇,所以,有大量女性进厂当玉器工人了。1976年厂里有900多职工,最鼎盛时有1300多人。在工艺行业中,也算数一数二了。

  南方玉雕厂的主要厂房在下九路,但有一个第四车间在华林街。1980年5月,这个在华林街的第四车间扩充为广州玉器厂,以生产玉器首饰和玉石电池模具为主,年产量12万件以上。自此,广州的玉雕行业,由南方玉雕厂、广州装潢厂、广州玉器厂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1988年,为庆祝广州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成立30周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广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玉雕在内共2100件(套),展示出广州工艺美术工业发展的新面貌。这是广州玉雕的全盛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以国营大厂为领头羊,以外贸公司出口为依托,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

  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港、台商人纷纷到内地投资办厂,其中亦不乏玉雕工艺厂,并在内地大量采购玉器。推动玉器市场一路飘红。1985年南方玉雕厂转为自营进出口企业后,曾一度呈井喷状的发展势头,连仓库多年的存货,也被一扫而光,人人都志得意满地以为,这回是皇帝女不愁嫁了。

  然而,谁也想不到,南方玉雕厂这棵大树,肃杀的严冬都熬过了,却反而在阳春季节凋谢。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市场越来越开放,市场化操作越来越成熟,要求企业产供销、出口、收汇一肩挑,南方玉雕厂这条大船,老师傅退休的退休,下海的下海,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招收新工人也慢慢变得困难,特别是玉器街开张后,在玉器街摆档的收入,与在工厂里的收入,简直是天渊之别。以前以为“船大好冲浪”,现在却是“船小好掉头”了。现实摆在眼前,许多年轻人纷纷到玉器街开个档口,自产自销,做起小老板了。

  而盛极一时的南方玉雕厂,这时却像在激流险滩搁浅的大船,动弹不得。当年他们的玉器产品主要出口港澳、东南亚、台湾、日本、美加等地,但一场金融风暴,东南亚地区生意近乎停顿,出口一落千丈。从1996年出口五六百万元,下降到1997年后不到50万元;加上盲目扩张,在海外投资失误,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才几年时间,便从一间名扬四海的龙头大厂,沦落至曲终人散的境地。

  1999年,南方玉雕工艺厂进行改制,成立南方玉器珠宝实业公司。从繁华的上九路搬到了东华西路,这里与玉器街,已经离得很远了。2005年,这间千人大厂,只剩下76名职员工,最后连东华西路也守不住。一个辉煌的传奇,就这么黯然终结了。

  这种衰落速度,发生在一个行业最兴旺的时期,也是相当令人吃惊与困惑的。许多玉雕业的老行尊说起来,都无限唏嘘,难掩惋惜之情。毕竟,南方玉雕厂曾经有过如此风光的历史,堪称广州玉雕业的“黄埔军校”。直到今天为止,许多海外买家仍然认准南方玉雕厂的品牌,深信它就是品质的保证。

  在计划经济年代,所有民间工艺都由国家包起来,定点、定产量、定人员、定原材料,产品由外贸公司、工艺公司包销。玉雕行业是这样,其他如广绣、广彩、木雕等民间工艺厂,莫不如是。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些国营大厂,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困境。这仿佛是一种信号,标志着国营集中大生产的方式终结,玉雕又重新再回到了民间。

上一篇: 家有一块老玉玉灵护了家里几百年的富贵
下一篇: 小胡带100年前的玉如意来鉴宝宣称至少2000万专家:最多50万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56646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