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无缝对接”培育大国工艺工匠

时间: 2024-08-12 05:31:31 作者: 新闻中心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的全部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的基础要求。基于莆田市重点打造的千亿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和7000多家工艺美术企业,及其与全市30多万从业人员相比高层次人才缺口仍然较大的现状,笔者所在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适时成立工艺美术系,通过政校行企多元协同,以培养既懂加工技艺又有创新意识的混合型高素质雕刻玉石类和首饰金工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校企双师教学为支撑,把企业引到学校、岗位任务引入教学项目、车间延伸到教室、大师引进课堂,合力培育大国工艺工匠,推动莆田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

  整合政府行政资源、院校智力资源与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平台优势,围绕工艺美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及创新发展的共同愿景,打造省级职教集团,下设产业学院具体实施。集团明确“划分支出范围、各自独立建账”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办法,充分的发挥政行企校各自在办学中的优势,围绕“人才培养—研发—生产—文化传播”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了灵活、有效、多元的协同育人机制。

  其中,校政协同出政策、定规划、强保障,将支持学校举办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纳入市“十三五”规划,并在资金、项目上予以支持。校行协同引资源、搭平台、播文化,通过与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等行业协会联姻搭桥,打造现代加工技术探讨研究平台、文化创意研究平台等创新技术平台,提高工艺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服务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校企协同明需求、建体系、共育人,充分的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校企“6G”体系,即共同制定人培方案、共建教学资源库、共建双师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校协同定标准、建资源、助衔接。与莆田学院等院校共建专业、共建标准、共建资源、共享成果。

  校行企联合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能力标准,研制“三段递进、四能并重”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其中,三段递进即第一阶段(第1、2学期)夯实专业基础,学习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3、4学期)演练岗位能力,通过“大师工作室—学生工作坊—仿生车间”一体化实训链,以行业企业委托的真实产品项目为导向,从作业练习转向项目设计,培育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阶段(第5、6学期)提升岗位技能,由企业师傅多师全流程轮训,通过真实的在岗产品加工生产,全方位锤炼岗位技能。四能并重即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意识、匠心素养、职业发展四种能力,准确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导向,优化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项目化教学分阶段培养四种核心能力,解决学生技能单一、发展的潜在能力受限问题。

  具体来说,一是项目化教学驱动职业技能提升。将珠宝玉石产品的生产的全部过程转化为教学项目,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逻辑起点,构建基础项目、方向项目、个体项目、企业项目等递进式的项目化教学内容,从基础技能入手,由浅而深、从易入繁,将珠宝玉石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导入课堂,解决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不适应问题。

  二是“双创”项目驱动创新意识培养。开设10门创意创新课程,将创意创新融入教学全过程,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打造大师工作室、师生同创工作坊、产创融合实践基地等“双创”实体项目,产品研制、工艺革新与创业项目孵化同步,开发专利180项。指导学生参加“双创”大赛,形成“二级院系、学校、省级、国家”四级竞赛促学平台,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和帮扶举措,培养“双创”精英。

  三是大国工匠进校园行动驱动匠心素养养成。制定“大国工匠进校园”行动计划,聘请20多位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劳模为客座教授,畅谈匠心、传授匠艺,并聘请12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负责实践教学,以匠人的职业操守对学生耳濡目染,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四是大师成长计划驱动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由学校组织行业大师对毕业生后续长期跟踪、扶持、培养,帮助毕业生技术技能、学历职称、名声名气再提升,促其不断成才。目前,已有30多名毕业生获评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师,争取五年内为莆田市培养百名新生代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大师。

  深入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拓专业建设、权益保障、双师团队、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五位一体”的教学路径,实现工学交融,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

  第一,“专业产业一体”的专业建设机制。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对接莆田工艺美术千亿产业群,着力培养玉石雕刻、木雕、金银首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产业、企业、岗位等要素融入专业建设。

  第二,“学生学徒一体”的权益保障机制。校行企共同策划招工招生一体化工作方案,新生一入学即与行业协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书,明确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毕业生可直接到行业企业就业或留在校区“师带徒”。

  第三,“名师大师一体”双师团队。组建“名师+大师”教学团队,实施现代学徒制,张建华省级名师团队与林伟国等12位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团队发挥各自专长,分工协作,联合授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补、互学、互助、互促,培养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掌握设计及加工技艺,成为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

  第四,“实训生产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坚持学做一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建设大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室和校中厂,承接企业的研发项目和生产性订单,实训教学按照产品全流程实行分段式教学。用产品导向、以项目推进,将项目任务与教学内容深层次地融合,实现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每个作业都直接指向作品,或是产品生产中的某个工艺流程,以作品呈现学业水平,学习即创作、学习即生产、作品即产品。

  第五,“师傅学徒一体”考核评价模式。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一师多徒、一徒多师”,采取“过程考核、师徒捆绑”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的成绩即师傅的业绩。学生通过前一项目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项目学习,学生未达成学习目标,也即师傅未达成教学目标,师生必须补课补训,直至过关。同时,还将毕业论文答辩转变为毕业设计,在校内外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向社会、企业展示办学成果。

  综上所述,通过大国工艺工匠培养新模式,学校不仅传承了莆田木雕、错金银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获专利180项,制定金镶玉首饰标准1项。同时,专业建设内涵全面深化,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获评教育部骨干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也全方面提升,有效解决了工艺美术产业传统师带徒培养周期长、规模小,不足以满足现代工艺品规模化量产的人才需求,以及传统学徒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发展的潜在能力受限,难有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工艺品同质化严重,不适应现代多样化需求等核心难题。

上一篇: 【48812】玉雕职业“天工奖”取得者张宝:雕玉如做人 我从始至终坚持这样做
下一篇: 走进第十九届玉雕节

猜你喜欢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

18566464848